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包拓業(yè) 黨成恩 報道)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美麗的金銀灘草原上,有一座被世人譽為“原子城”的神秘之地。這里,曾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是中國核工業(yè)發(fā)展的搖籃。在這片熱土上,孕育誕生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培育形成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它在新中國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戰(zhàn)略地位,是中華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如今,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基地舊址上傲然挺立,成為全國唯一全面系統(tǒng)介紹中國核工業(yè)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歷程、原子城特殊歷史與輝煌成就的大型專題紀念館。這座占地面積12.2公頃的園林式紀念館,于2009年5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吸引著無數(shù)人的目光。
紀念館由“596”之路、和平紀念廣場、“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紀念碑等組成,更有一座集詳細文字介紹、真實文物展示、形象互動裝置、真實情景模擬、基地遺址復原等為一體的展示館。這里,集中反映了我國“兩彈”研制的偉大歷程,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展示館建筑面積9615平方米,傳統(tǒng)文物展示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復原模擬場景與高科技展示場景相襯托。館內(nèi)珍藏有退役東風二A導彈彈體、我國第一顆機載原子彈和氫彈模型,以及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試爆成功后《人民日報》出版的號外、喜報原件等1000余件珍貴實物和200余份中國核工業(yè)發(fā)展史、二二一廠史等珍貴歷史文獻資料。
自對外開放以來,紀念館深入發(fā)掘和研究原子城紅色文化,豐富和延伸“兩彈一星”精神教育主題。這里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不斷拓展社會教育功能。截至目前,慕名到原子城及紀念館參觀游覽、接受教育的公眾累計超過420萬人次。
如今,基地舊址及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展示基地和黨史黨性教育基地。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介紹,紀念館作為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作為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的教育載體,下一步,將繼續(xù)充分發(fā)揮作用,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講好新中國的故事、講好“兩彈”故事,講好民族功勛的故事,讓紀念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助力青海精神高地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青海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