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新春走基層圖片新聞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馬振東 潘昊
發(fā)布時間:2025-02-13 08:11:01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213060352塞什騰工區(qū)2025年春節(jié)值班班組合照。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2月8日,新春的氛圍正濃,大多數(shù)人都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喜悅之中。記者踏上了前往柴達木盆地深處的路途,去探尋在那茫茫戈壁中的塞什騰工區(qū),找尋那些保障敦格鐵路安全的“追光者”的身影。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塞什騰工區(qū)。車子在崎嶇不平的戈壁小路上艱難前行,窗外是望不到盡頭的荒漠,狂風卷起的沙塵不時拍打著車窗,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柴達木盆地深處,敦煌鐵路如一條鋼鐵巨龍,從這茫茫戈壁之中橫穿而過。在這片看似毫無生機的戈壁中,一座白墻院落孤零零地佇立著,在漫天風沙中顯得格外渺小。這里,便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務段馬海線路車間塞什騰線路工區(qū)的駐地。

  走進工區(qū),記者見到堅守在這里的鐵路職工,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肩負著守護敦煌鐵路馬海站至塞什騰站48公里鐵路線路的重任。春節(jié)期間,他們依然堅守崗位,用責任澆灌安全,用行動詮釋青春,確保了鐵路的安全暢通。

  午后,狂風又一次呼嘯而來,吹得工區(qū)的鐵門“哐哐”作響。副工長王正茂剛結束一輪線路巡檢,他拍了拍身上厚重的沙塵,緩緩走進屋子。

  王正茂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就將青春奉獻給了這片戈壁。平常他一個月休息一次,要是遇上集中修理,兩三個月都回不了家。孩子如今六歲了,每次在站上想念孩子,他只能通過工區(qū)時有時無信號的座機和孩子說上幾句話。“也不知道小家伙過年有沒有聽話,剛剛撥了好幾次電話,信號太差,一直沒打通。”

  王正茂眉頭微蹙,眼中滿是牽掛。他感慨道:“在這個地方工作,一定要耐得住荒漠的孤寂、咽得下風沙的苦澀、扛得起重擔的分量!咱們守護的可是千萬人的出行安全,這份責任重如泰山。”

QQ圖片20250213060359春節(jié)期間他們堅守一線保障鐵路運輸安全。馬振東 攝

  為了讓年輕人能夠更好更快地成長,他常常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新入職職工“開小灶”。工區(qū)職工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毫不猶豫地跑到他的宿舍里“纏著”他解答。而他總是來者不拒,每次都會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宿舍的另一角,54歲的李明迪正坐在床邊,擦拭著自己那套有些老舊的維修工具。他已從事線路維修工作34年,祖籍在安徽,父母都是當年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者。他回憶起當年,感慨萬千:“曾經(jīng)工段條件特別艱苦,燒煤取暖,住的是平房,發(fā)電機每天就發(fā)兩小時電。晚上天一黑,整個工區(qū)就黑漆漆一片,大家早早地就鉆進被窩。那時候,大伙就靠著一股子信念,想著一定要把鐵路守好。”

  正說著,一陣強風猛地吹過,窗戶被吹得劇烈晃動,李明迪起身走過去,用力將窗戶關好,“這么多年都習慣了,現(xiàn)在條件已經(jīng)好多了,只要鐵路平安,咱們的苦就沒白吃。”

  95后的張培增,是家中獨子,黑黑瘦瘦的他在2018年毅然決定來到這里工作。

  此時,他正蹲在院子里,仔細檢查著明天出工要用的工具。“家里人一開始挺擔心我的,畢竟我是獨子,這么遠又這么苦。但我跟他們說,我想趁著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張培增一邊檢查工具,一邊笑著說:“每次看到列車安全地從我們守護的線路上駛過,心里就特別有成就感。”

  由于地處柴達木盆地深處,這里的氣候條件極為惡劣,常年干燥寒冷,風沙肆虐。狂風常常毫無預兆地席卷而來,職工們在線路上維修作業(yè)時,常常被吹得站立不穩(wěn),身體在風中搖搖欲墜。一天的工作下來,他們不僅手腳被凍得僵硬麻木,連測量工具都難以握住,而且滿身滿臉都是風沙留下的痕跡,頭發(fā)里、衣領中,甚至口腔里,都充斥著細細的沙土。

  工區(qū)最遠的施工地點在苦水溝,單程86公里,來回需要6個小時車程,沒有公路,全是戈壁灘中的小路。整個工區(qū)就一部座機能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他們只能在外出工作時找個信號好的地方和家里人視頻。

  “早就聽聞這里的戈壁灘荒無人煙,可真正來到這兒才發(fā)現(xiàn),實際情況遠比聽說的還要夸張。聯(lián)通連不通,移動動不了,想給家里人開個視頻都成了奢望。”新入職的職工感慨道。

  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這群“守望者”仿若夜空中熠熠生輝的星辰,盡管四周是無盡的黑暗與荒蕪,他們卻憑借自身的光芒,照亮了敦格鐵路的每一寸軌道。

  他們的身影,在戈壁的風沙中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偉大,成為了這片荒蕪之地最動人的風景。他們在新春佳節(jié),舍棄與家人的團聚,堅守在崗位上,守護著敦格鐵路,守護著無數(shù)人的出行平安。他們是戈壁深處的“追光者”,是新春最美的風景。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
吳曉軍羅東川與浙商代表團一行座談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2024年度青海省優(yōu)秀專家擬入選人員的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青海民和:開啟河湟大地春播第一犁
青海大通: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人才"引育留用"雙向奔赴
24H熱點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新春走基層·溫暖進萬家】一家人圍坐 最是好時光
【新春走基層·文化中國年】九曲黃河燈會,傳統(tǒng)民俗...
【新春走基層】酥油花開:非遺技藝擁抱高光時刻—...
【新春走基層】花燈耀西寧 祥和鬧元宵
【新春走基層·溫暖進萬家】“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客運小哥的“甜蜜”工時
【新春走基層】12萬名網(wǎng)友圍觀西寧城中社火展演 小...
【新春走基層】盼!正月十五酥油花展游客熱情拉滿
【新春走基層】“希望新的一年大家的生活像糖畫一...
熱點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春啟新程,奮進正當時——節(jié)后上班第一周全省各地鉚足干勁開新局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中國夢 勞動美】守文化傳承之責 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姿——記2024年青海省勞動模范集體青海省博物館
【中國夢 勞動美】守...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用愛點亮學生心燈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用...
【新春走基層·山鄉(xiāng)新畫卷】駝鈴聲聲氣象新
【新春走基層·山鄉(xiāng)新...
【新春走基層·溫暖進萬家】“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新春走基層·溫暖進...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客運小哥的“甜蜜”工時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
【身邊的感動】赤誠之心映芳華——記2024年敬業(yè)奉獻“青海好人”張小靜
【身邊的感動】赤誠...
【新春走基層】12萬名網(wǎng)友圍觀西寧城中社火展演 小穆桂英、小孫悟空、小豬八戒來了
【新春走基層】12萬...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青海日報
2025-02-13 08: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青海日報
2025-02-13 08: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春走基層·致敬奮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 2025-02-13 08:11:01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213060352塞什騰工區(qū)2025年春節(jié)值班班組合照。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8日,新春的氛圍正濃,大多數(shù)人都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喜悅之中。記者踏上了前往柴達木盆地深處的路途,去探尋在那茫茫戈壁中的塞什騰工區(qū),找尋那些保障敦格鐵路安全的“追光者”的身影。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塞什騰工區(qū)。車子在崎嶇不平的戈壁小路上艱難前行,窗外是望不到盡頭的荒漠,狂風卷起的沙塵不時拍打著車窗,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柴達木盆地深處,敦煌鐵路如一條鋼鐵巨龍,從這茫茫戈壁之中橫穿而過。在這片看似毫無生機的戈壁中,一座白墻院落孤零零地佇立著,在漫天風沙中顯得格外渺小。這里,便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務段馬海線路車間塞什騰線路工區(qū)的駐地。

  走進工區(qū),記者見到堅守在這里的鐵路職工,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肩負著守護敦煌鐵路馬海站至塞什騰站48公里鐵路線路的重任。春節(jié)期間,他們依然堅守崗位,用責任澆灌安全,用行動詮釋青春,確保了鐵路的安全暢通。

  午后,狂風又一次呼嘯而來,吹得工區(qū)的鐵門“哐哐”作響。副工長王正茂剛結束一輪線路巡檢,他拍了拍身上厚重的沙塵,緩緩走進屋子。

  王正茂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就將青春奉獻給了這片戈壁。平常他一個月休息一次,要是遇上集中修理,兩三個月都回不了家。孩子如今六歲了,每次在站上想念孩子,他只能通過工區(qū)時有時無信號的座機和孩子說上幾句話。“也不知道小家伙過年有沒有聽話,剛剛撥了好幾次電話,信號太差,一直沒打通。”

  王正茂眉頭微蹙,眼中滿是牽掛。他感慨道:“在這個地方工作,一定要耐得住荒漠的孤寂、咽得下風沙的苦澀、扛得起重擔的分量!咱們守護的可是千萬人的出行安全,這份責任重如泰山。”

QQ圖片20250213060359春節(jié)期間他們堅守一線保障鐵路運輸安全。馬振東 攝

  為了讓年輕人能夠更好更快地成長,他常常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新入職職工“開小灶”。工區(qū)職工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毫不猶豫地跑到他的宿舍里“纏著”他解答。而他總是來者不拒,每次都會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

  宿舍的另一角,54歲的李明迪正坐在床邊,擦拭著自己那套有些老舊的維修工具。他已從事線路維修工作34年,祖籍在安徽,父母都是當年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者。他回憶起當年,感慨萬千:“曾經(jīng)工段條件特別艱苦,燒煤取暖,住的是平房,發(fā)電機每天就發(fā)兩小時電。晚上天一黑,整個工區(qū)就黑漆漆一片,大家早早地就鉆進被窩。那時候,大伙就靠著一股子信念,想著一定要把鐵路守好。”

  正說著,一陣強風猛地吹過,窗戶被吹得劇烈晃動,李明迪起身走過去,用力將窗戶關好,“這么多年都習慣了,現(xiàn)在條件已經(jīng)好多了,只要鐵路平安,咱們的苦就沒白吃。”

  95后的張培增,是家中獨子,黑黑瘦瘦的他在2018年毅然決定來到這里工作。

  此時,他正蹲在院子里,仔細檢查著明天出工要用的工具。“家里人一開始挺擔心我的,畢竟我是獨子,這么遠又這么苦。但我跟他們說,我想趁著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張培增一邊檢查工具,一邊笑著說:“每次看到列車安全地從我們守護的線路上駛過,心里就特別有成就感。”

  由于地處柴達木盆地深處,這里的氣候條件極為惡劣,常年干燥寒冷,風沙肆虐?耧L常常毫無預兆地席卷而來,職工們在線路上維修作業(yè)時,常常被吹得站立不穩(wěn),身體在風中搖搖欲墜。一天的工作下來,他們不僅手腳被凍得僵硬麻木,連測量工具都難以握住,而且滿身滿臉都是風沙留下的痕跡,頭發(fā)里、衣領中,甚至口腔里,都充斥著細細的沙土。

  工區(qū)最遠的施工地點在苦水溝,單程86公里,來回需要6個小時車程,沒有公路,全是戈壁灘中的小路。整個工區(qū)就一部座機能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他們只能在外出工作時找個信號好的地方和家里人視頻。

  “早就聽聞這里的戈壁灘荒無人煙,可真正來到這兒才發(fā)現(xiàn),實際情況遠比聽說的還要夸張。聯(lián)通連不通,移動動不了,想給家里人開個視頻都成了奢望。”新入職的職工感慨道。

  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這群“守望者”仿若夜空中熠熠生輝的星辰,盡管四周是無盡的黑暗與荒蕪,他們卻憑借自身的光芒,照亮了敦格鐵路的每一寸軌道。

  他們的身影,在戈壁的風沙中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偉大,成為了這片荒蕪之地最動人的風景。他們在新春佳節(jié),舍棄與家人的團聚,堅守在崗位上,守護著敦格鐵路,守護著無數(shù)人的出行平安。他們是戈壁深處的“追光者”,是新春最美的風景。

作者 馬振東 潘昊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