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和諧三江源】
守護黃河源頭的忠誠衛(wèi)士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07:37:16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黃河源是我的家,我家住在黃河邊,守護好這一片凈土就是在守護我的家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我有義務更有責任守護好黃河,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我們一定會牢記源頭責任,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信念,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說這些話的,或是生態(tài)管護員,或是當地牧民群眾,或是外來干部職工,他們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卻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守護黃河安瀾,讓黃河源園區(qū)成為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實踐典范。

  就說這幾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xiāng)江旁村生態(tài)管護員扎西正準備巡山事宜,這次巡護至少一周時間,需要帶口糧和帳篷,還要和其他老鄉(xiāng)借幾頭馱牛,組織同組其余的生態(tài)管護員,商量好出發(fā)的時間。

  扎西所在的巡護小組共有18人,他們負責巡黃河鄉(xiāng)阿涌措及其周邊區(qū)域。阿涌措是黃河沖刷后形成的一座湖,湖周邊是連片的濕地,濕地中有黑頸鶴、斑頭雁、鸕鶿等鳥類棲息。

  阿涌措處在黃河以東,冬季黃河結冰后,扎西可以從冰面上過去,從縣城出發(fā)一天就能完成巡護。夏季冰雪消融,黃河水流湍急,巡護之路就異常艱難。要從黃河鄉(xiāng)繞路,中途翻幾座高山,摩托車無法抵達,需要用牦牛馱著進去。

  這次到阿涌措巡護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觀察鳥類,看看年初搭建的黑頸鶴鳥窩是否有黑頸鶴安家,另一個是撿拾垃圾,看看阿涌措周邊牧戶轉場后是否有生活垃圾。

  “每戶牧民家中有一名生態(tài)管護員,轉場時他們會自己將生活垃圾撿走。我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去觀察黑頸鶴新家入駐情況,并做好記錄。”扎西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后,居住在國家公園內的牧民成為了國家公園保護的主體,他們放下牧鞭,成了生態(tài)管護員,守護自家草場,守護黃河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

  瑪多縣是離天最近的地方,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境內河流縱橫,湖泊遍布,因而有“千湖之縣”的美稱,鄂陵湖和扎陵湖還是國際重要濕地。

  歷史上,由于不合理開發(fā)利用,造成了黃河流域環(huán)境問題比較嚴的。如今的一江清水、動物樂園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幾代人不斷努力與堅守。

  1972年黃河發(fā)生首次斷流;1996年黃河源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首次出現斷流;2003年12月,鄂陵湖出水口出現歷史上的首次斷流。

  危險!危險!危險!大自然向黃河源頭生態(tài)環(huán)境敲響的警鐘,敲醒了瑪多縣各族干部群眾。

  2000年左右,瑪多縣自行開展了一系列生態(tài)治理項目,草原禁牧、黑土灘治理、生態(tài)移民……生態(tài)恢復效果緩慢。2005年開始,從國家層面開始實施三江源生態(tài)保護與建設工程,持之以恒抓生態(tài)文明建設,黃河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逐步改善。

  7月13日,跟著瑪多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馬貴前往扎陵湖出水口。路過鄂陵湖后就是措哇尕則山,山頂是黃河源牛頭碑,繼續(xù)向西行駛40多公里,便看到了扎陵湖。

  這些天馬貴帶著局里的工作人員忙著整治公路沿線環(huán)境,晚上回來大多到半夜了,拆除破舊不堪的公示牌和宣傳牌,換上重新制作好的牌子,風蝕斷裂的界碑挖走后栽上新界碑,撿拾清理公路沿線垃圾。

  “這些年,我們通過生態(tài)項目,累計完成黑土灘治理134萬畝,退化草地改良55萬畝,沙漠化防治99萬畝,重點沼澤濕地保護50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控5400萬畝。”馬貴說。

  記者在扎陵湖出水口看到,湖水出水口兩側有監(jiān)測設施,一側是湖泊群魚類洄游監(jiān)測設施,通過主控機房的電腦畫面可以看到花斑裸鯉在清澈的流水中暢游。湖水出水口另一側是水質監(jiān)測省控斷面,瑪多縣境內除了扎陵湖出水口的省控斷面,還在黃河大橋處有水質監(jiān)測國控斷面,兩處斷面的水質常年保持在II類以上。

  “這些年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人努力天幫忙,降雨量增加,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增加量相當于30個西湖大小,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增加到5849個,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馬貴說。

  生態(tài)修復一方面要引導牧民群眾樹立更強的保護意識,這一點對于瑪多縣各族干部群眾來說無需贅言。另一方面需要實施一些工程項目。這些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內一大批生態(tài)修復項目落地實施。黃河源園區(qū)還在冬格措納湖試點實施了3公里的電子圍欄項目,通過手機終端App,可以隨時360度觀察圍欄附近的濕地和野生動物。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在“八一”前夕看望慰問駐青部隊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召開
青海省河南縣:草原兒女齊歡歌 河曲草原迎盛會
青海省公布五起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
省退役軍人、其他優(yōu)撫對象優(yōu)待證優(yōu)待目錄第一批
西寧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
格爾木:16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城鄉(xiāng)冷鏈建設
海北:一場賽馬交流大會即將揚鞭開賽
24H熱點
省政府舉辦理論學習專題講座 吳曉軍主持
賀 電
賀 信
黃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舉行
加強環(huán)境資源司法保護 推動美麗青海建設
【學貫省委全會精神】干字為先 辦好群眾大小事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量身定制”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網
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共和舉行
【先鋒力量】以心暖“新” 匯聚“新”力量
面對新挑戰(zhàn) 旅行社如何破局
【新數據新看點】“回暖”釋放“趕超”強勁活力
熱點圖片
青海省海南州:喜迎70華誕 璀璨燈光秀扮靚夜空
青海省海南州:喜迎7...
迎“八一” 軍民魚水情更濃
迎“八一” 軍民魚水...
漫步青海湖感受生態(tài)美
漫步青海湖感受生態(tài)美
西寧市城東區(qū):120戶殘疾人家庭享受“私人定制”
西寧市城東區(qū):120戶...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5.9億元 青海人不出國門“買全球”
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5....
@少先隊員 這些暑期活動等你參加
@少先隊員 這些暑期...
共和縣溫泉小鎮(zhèn)項目開工
共和縣溫泉小鎮(zhèn)項目開工
互助籃球隊首次亮相“村BA”
互助籃球隊首次亮相...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和諧三江源】
守護黃河源頭的忠誠衛(wèi)士

青海日報
2023-08-02 07: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和諧三江源】
守護黃河源頭的忠誠衛(wèi)士

青海日報
2023-08-02 07: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和諧三江源】
守護黃河源頭的忠誠衛(wèi)士

  • 2023-08-02 07:37:16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黃河源是我的家,我家住在黃河邊,守護好這一片凈土就是在守護我的家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我有義務更有責任守護好黃河,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我們一定會牢記源頭責任,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信念,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說這些話的,或是生態(tài)管護員,或是當地牧民群眾,或是外來干部職工,他們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卻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守護黃河安瀾,讓黃河源園區(qū)成為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實踐典范。

  就說這幾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xiāng)江旁村生態(tài)管護員扎西正準備巡山事宜,這次巡護至少一周時間,需要帶口糧和帳篷,還要和其他老鄉(xiāng)借幾頭馱牛,組織同組其余的生態(tài)管護員,商量好出發(fā)的時間。

  扎西所在的巡護小組共有18人,他們負責巡黃河鄉(xiāng)阿涌措及其周邊區(qū)域。阿涌措是黃河沖刷后形成的一座湖,湖周邊是連片的濕地,濕地中有黑頸鶴、斑頭雁、鸕鶿等鳥類棲息。

  阿涌措處在黃河以東,冬季黃河結冰后,扎西可以從冰面上過去,從縣城出發(fā)一天就能完成巡護。夏季冰雪消融,黃河水流湍急,巡護之路就異常艱難。要從黃河鄉(xiāng)繞路,中途翻幾座高山,摩托車無法抵達,需要用牦牛馱著進去。

  這次到阿涌措巡護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觀察鳥類,看看年初搭建的黑頸鶴鳥窩是否有黑頸鶴安家,另一個是撿拾垃圾,看看阿涌措周邊牧戶轉場后是否有生活垃圾。

  “每戶牧民家中有一名生態(tài)管護員,轉場時他們會自己將生活垃圾撿走。我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去觀察黑頸鶴新家入駐情況,并做好記錄。”扎西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后,居住在國家公園內的牧民成為了國家公園保護的主體,他們放下牧鞭,成了生態(tài)管護員,守護自家草場,守護黃河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

  瑪多縣是離天最近的地方,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境內河流縱橫,湖泊遍布,因而有“千湖之縣”的美稱,鄂陵湖和扎陵湖還是國際重要濕地。

  歷史上,由于不合理開發(fā)利用,造成了黃河流域環(huán)境問題比較嚴的。如今的一江清水、動物樂園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幾代人不斷努力與堅守。

  1972年黃河發(fā)生首次斷流;1996年黃河源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首次出現斷流;2003年12月,鄂陵湖出水口出現歷史上的首次斷流。

  危險!危險!危險!大自然向黃河源頭生態(tài)環(huán)境敲響的警鐘,敲醒了瑪多縣各族干部群眾。

  2000年左右,瑪多縣自行開展了一系列生態(tài)治理項目,草原禁牧、黑土灘治理、生態(tài)移民……生態(tài)恢復效果緩慢。2005年開始,從國家層面開始實施三江源生態(tài)保護與建設工程,持之以恒抓生態(tài)文明建設,黃河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逐步改善。

  7月13日,跟著瑪多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馬貴前往扎陵湖出水口。路過鄂陵湖后就是措哇尕則山,山頂是黃河源牛頭碑,繼續(xù)向西行駛40多公里,便看到了扎陵湖。

  這些天馬貴帶著局里的工作人員忙著整治公路沿線環(huán)境,晚上回來大多到半夜了,拆除破舊不堪的公示牌和宣傳牌,換上重新制作好的牌子,風蝕斷裂的界碑挖走后栽上新界碑,撿拾清理公路沿線垃圾。

  “這些年,我們通過生態(tài)項目,累計完成黑土灘治理134萬畝,退化草地改良55萬畝,沙漠化防治99萬畝,重點沼澤濕地保護50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控5400萬畝。”馬貴說。

  記者在扎陵湖出水口看到,湖水出水口兩側有監(jiān)測設施,一側是湖泊群魚類洄游監(jiān)測設施,通過主控機房的電腦畫面可以看到花斑裸鯉在清澈的流水中暢游。湖水出水口另一側是水質監(jiān)測省控斷面,瑪多縣境內除了扎陵湖出水口的省控斷面,還在黃河大橋處有水質監(jiān)測國控斷面,兩處斷面的水質常年保持在II類以上。

  “這些年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人努力天幫忙,降雨量增加,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增加量相當于30個西湖大小,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增加到5849個,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馬貴說。

  生態(tài)修復一方面要引導牧民群眾樹立更強的保護意識,這一點對于瑪多縣各族干部群眾來說無需贅言。另一方面需要實施一些工程項目。這些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內一大批生態(tài)修復項目落地實施。黃河源園區(qū)還在冬格措納湖試點實施了3公里的電子圍欄項目,通過手機終端App,可以隨時360度觀察圍欄附近的濕地和野生動物。

作者 張多鈞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