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青海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我們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葉文娟
發(fā)布時間:2023-08-15 07:48:45
編輯:童洋

管護員在巡護。寺溝管護站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盛夏時節(jié),綠毯似的草原一直延伸至祁連山腳下,一群群牛羊點綴其中,遠處的祁連山白雪皚皚,直聳天際,整幅畫面充滿田園牧歌式的靜謐。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nèi)的寺溝管護站平均海拔3000米,管護面積為333.66平方公里,共有83名巡護員。從小生活在祁連山下的牛抓西文學見證了國家公園翻天覆地的變化。“小時候聽父輩描述有時上山會看到雪豹、棕熊等野生動物,總覺得他們是在講故事。2021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志愿成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寺溝管護站的一名生態(tài)管護員。那時候人們對生態(tài)保護意識不強,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很少,園區(qū)里到處是垃圾,F(xiàn)在大家對生態(tài)保護的意識增強了,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國家公園里的景色也越來越漂亮了,作為一名專職生態(tài)管護員,我感到很自豪。”牛抓西文學說,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每天的巡山管護、入戶宣傳、檢查樹木疫病、帶領科研專家進山安置紅外相機也是牛抓西文學的日常工作。一天走十多公里的山路,看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里的日出日落,巡護途中看到從未見過的野生動植物,牛抓西文學每天都在增進對國家公園的了解。

  祁連山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ōu)先區(qū)域,分布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擁有大量動植物資源,這是國家公園的寶貴財富。以雪豹、巖羊和盤羊為代表的高山裸巖動物群,成了高山之上的“居民”;以馬鹿、藍馬雞為代表的森林灌叢動物群,活躍在叢林中;以禿鷲、高原鼠兔、喜馬拉雅旱獺為代表的草原動物群,在草原隨處可見;黑頸鶴、黑鸛、赤麻鴨,在濕地中悠然自得……祁連山以寬廣的胸懷養(yǎng)育著生活在這里的萬千生靈。

  如今已是管護站副站長的牛抓西文學說起祁連山國家公園的變化感慨萬千。他說,在每天的巡護工作中,當看到布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里不同動物數(shù)量的增加,都會感到由衷的自豪。當每一次用卷尺丈量樹木的胸徑和樹木的年輪,都會流露出喜悅的笑容。當身著自然綠,走在大山里,看著時而飛過的鳥兒,看著溪間戲水的魚群,眼中的國家公園正在從一個敏感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蝶變?yōu)樘焖{山綠水凈、鳥翔藍天、山花爛漫、魚翔淺底的美好家園。盡管工作單調(diào)、辛苦,但每個人都無怨無悔,默默守護著山林。相信國家公園在我們的努力下,將會變得天更藍,水更清,林更綠。

  牛抓西文學認為,作為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中的年輕一代,不僅要練就過硬本領,爭做創(chuàng)建先鋒,更應責任在肩,擔當履行,保護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不再是你我他的付出,而是我們共同的努力。相信未來的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會成為令人神往的新去處,成為青海又一張新名片,國家自然保護體系中一個新的寶庫。

推薦閱讀
陳剛胡昌升一同在青海民和縣甘肅積石山縣調(diào)研
陳剛吳曉軍與信長星許昆林一行座談
碧波蕩漾 飛鳥翩躚 青海湖仙女灣生態(tài)美景入畫來
走進中國原子城——追尋先輩足跡 探尋理想之火
關(guān)于開展青海人大歷史展覽館征集工作的公告
青!敖野駫鞄洝敝卮笊缈祈椖繑M中標名單公示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俊肮└凼卟恕睅硇腋G熬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倒淌河激活城鄉(xiāng)文旅路
24H熱點
實干為筆,書寫美麗鄉(xiāng)村新答卷
首個全國生態(tài)日青海省宣傳活動8月15日舉辦
2023全國重點網(wǎng)絡媒體青海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省委宣傳部省文聯(lián)省作協(xié)致楊志軍先生的賀信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俊肮└凼卟恕睅硇腋G熬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康固屎蛹せ畛青l(xiāng)文旅路
【我們的國家公園】用心用情守護綠水青山
青海將申報可魯克湖-托素湖為國際重要濕地
2023青海(深圳)綠色商品大集在深圳開幕
青海省4664個村(社區(qū))有兒童主任啦
熱點圖片
鐵路人員聯(lián)動救助患病旅客
鐵路人員聯(lián)動救助患...
清清黃河水 冷水養(yǎng)殖興
清清黃河水 冷水養(yǎng)殖興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野性三江源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
老舊小區(qū)換新顏 升級改造暖人心
老舊小區(qū)換新顏 升級...
青海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地方——訪天津音樂學院管弦系副主任宋強
青海是一個文化多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我們的國家公園】用心用情守護綠水青山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小百科】昂賽大峽谷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海晏:多元供給探路文旅融合——“文旅融合看青!倍c調(diào)研之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guān)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我們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青海日報
2023-08-15 07: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我們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青海日報
2023-08-15 07: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我們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 2023-08-15 07:48:45
  • 來源:青海日報

管護員在巡護。寺溝管護站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盛夏時節(jié),綠毯似的草原一直延伸至祁連山腳下,一群群牛羊點綴其中,遠處的祁連山白雪皚皚,直聳天際,整幅畫面充滿田園牧歌式的靜謐。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nèi)的寺溝管護站平均海拔3000米,管護面積為333.66平方公里,共有83名巡護員。從小生活在祁連山下的牛抓西文學見證了國家公園翻天覆地的變化。“小時候聽父輩描述有時上山會看到雪豹、棕熊等野生動物,總覺得他們是在講故事。2021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志愿成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寺溝管護站的一名生態(tài)管護員。那時候人們對生態(tài)保護意識不強,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很少,園區(qū)里到處是垃圾,F(xiàn)在大家對生態(tài)保護的意識增強了,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國家公園里的景色也越來越漂亮了,作為一名專職生態(tài)管護員,我感到很自豪。”牛抓西文學說,國家公園,比你想象的還要美。

  每天的巡山管護、入戶宣傳、檢查樹木疫病、帶領科研專家進山安置紅外相機也是牛抓西文學的日常工作。一天走十多公里的山路,看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里的日出日落,巡護途中看到從未見過的野生動植物,牛抓西文學每天都在增進對國家公園的了解。

  祁連山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ōu)先區(qū)域,分布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擁有大量動植物資源,這是國家公園的寶貴財富。以雪豹、巖羊和盤羊為代表的高山裸巖動物群,成了高山之上的“居民”;以馬鹿、藍馬雞為代表的森林灌叢動物群,活躍在叢林中;以禿鷲、高原鼠兔、喜馬拉雅旱獺為代表的草原動物群,在草原隨處可見;黑頸鶴、黑鸛、赤麻鴨,在濕地中悠然自得……祁連山以寬廣的胸懷養(yǎng)育著生活在這里的萬千生靈。

  如今已是管護站副站長的牛抓西文學說起祁連山國家公園的變化感慨萬千。他說,在每天的巡護工作中,當看到布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里不同動物數(shù)量的增加,都會感到由衷的自豪。當每一次用卷尺丈量樹木的胸徑和樹木的年輪,都會流露出喜悅的笑容。當身著自然綠,走在大山里,看著時而飛過的鳥兒,看著溪間戲水的魚群,眼中的國家公園正在從一個敏感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蝶變?yōu)樘焖{山綠水凈、鳥翔藍天、山花爛漫、魚翔淺底的美好家園。盡管工作單調(diào)、辛苦,但每個人都無怨無悔,默默守護著山林。相信國家公園在我們的努力下,將會變得天更藍,水更清,林更綠。

  牛抓西文學認為,作為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中的年輕一代,不僅要練就過硬本領,爭做創(chuàng)建先鋒,更應責任在肩,擔當履行,保護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不再是你我他的付出,而是我們共同的努力。相信未來的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會成為令人神往的新去處,成為青海又一張新名片,國家自然保護體系中一個新的寶庫。

作者 葉文娟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