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青海新聞
【央媒看青!亢0巫罡叩拿鏖L城在青海
來源:新華社
作者:白瑪央措 耿輝凰
發(fā)布時間:2023-12-04 07:28:23
編輯:崔永燾

  青海省明長城蜿蜒于世界屋脊東北緣的崇山川谷之中,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長城。2008年,青海省開始明長城資源調(diào)查,世界屋脊上的明長城自此揭開它神秘的面紗。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青海省明長城全長約363千米,東與甘肅省明長城相接,全線穿山越嶺蜿蜒分布在青海省12個縣(區(qū))。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明長城(門源段)一角。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順著起伏的山脈望去,一條古老的“邊墻”蜿蜒橫亙在山脊之上。專家介紹,明長城(大通段)海拔最高點接近4200米,是青海省明長城中海拔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

  明長城(大通段)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于明隆慶六年起開始修筑。根據(jù)《青海省明長城資源調(diào)查報告》,大通縣境內(nèi)明長城自東向西貫穿全境,墻體脈絡清晰,雄偉壯觀。2020年11月26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明長城大通縣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大通縣博物館館長張增錄介紹,明長城(大通段)以墻體為主要構(gòu)成部分,建筑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采用了土墻、石墻、山險墻等不同類型的墻體與壕塹相連,共同構(gòu)成長城本體防御體系。

  作為海拔最高的明代長城遺存,明長城(大通段)見證了當?shù)貧v史的盛衰變遷,夯土結(jié)構(gòu)的城墻被風雨剝蝕乃至坍塌,土蜂筑巢、野草生長、沖溝發(fā)育……一系列自然病害和人為損毀也危害著明長城的保存。

  記者從大通縣文體旅游局了解到,2012年至2016年,當?shù)卣畬嵤┐笸鏖L城(一期)約4.7公里的搶險加固工程。2016年至2022年,大通縣每年舉辦長城保護專題培訓班,累計210余人參加培訓學習。

  培訓班上,長城保護員王正林第一次了解到“邊墻”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現(xiàn)在多了一個身份,也多了一份責任。”王正林一步一個腳印,沿著“邊墻”旁的小路邊走邊拍照記錄,觀察長城本體有無坍塌、損壞。這條崎嶇的山路,他每兩天巡查一次,步行3個多小時。

  2022年4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建設保護規(guī)劃》印發(fā)。根據(jù)規(guī)劃,各地將對長城本體進行搶險和保護性修繕加固,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區(qū),活化利用長城文旅資源,豐富長城文化傳承和傳播方式。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位于祁連山和達坂山之間,青海明長城四大關之一——老虎溝關堡雄踞于門源縣境內(nèi)北山鄉(xiāng)老虎溝口半山腰的山坡上。

  古城墻下,游人絡繹不絕。沿著圍繞門源古城1800米的木質(zhì)棧道游覽,游客們可以近距離觀看古時的宏偉建筑。

  “2022年,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門源段)保護展示中心項目,不僅對古城墻進行保護,還修建了文化墻。”門源縣文化館館長張玉全說,“我們計劃將古城歷史傳說和長城故事展現(xiàn)在文化墻上,讓更多游客了解青海明長城和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

推薦閱讀
陳剛:以新?lián)斝伦鳛樽龊萌⌒麄魉枷胛幕ぷ?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全力做好冬灌工作 保障來年穩(wěn)產(chǎn)增收
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5G+4K+IP融媒體直播車交付啟用
省人大常委會公告 第十號 第十一號 第十二號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名單
西寧市創(chuàng)建勞模工匠創(chuàng)新工作室66個
西寧8個服務中心上線手語翻譯服務
24H熱點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中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組向青海交辦第十批信訪舉報件
【生態(tài)環(huán)保督察·邊督邊改】件件有回聲 事事有著落
【民聲熱線】"純凈蒙旗"更加純凈 民生福祉更有質(zhì)感
【央媒看青!俊坝芯蜆I(yè)機會,就有生活的方向!”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遍植兩山青綠 綻放一城魅力
青海首家援青干部人才服務站在海東揭牌
青海有力有序開展冬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
青海一教育課堂入選全國"大思政課"優(yōu)質(zhì)資源精品項目
西寧海關助力國內(nèi)空運最大重量"青字號"鋰電池出口
熱點圖片
高原黃河濕地迎來越冬天鵝
高原黃河濕地迎來越...
“果洛乳制品”成了就業(yè)金名片
“果洛乳制品”成了...
郭彥華:一只青海的百靈
郭彥華:一只青海的百靈
連續(xù)32個月,西寧工業(yè)領跑全省
連續(xù)32個月,西寧工...
扎根青藏高原的藏藥赤子——記2022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魏立新
扎根青藏高原的藏藥...
讓綠色成為高質(zhì)量發(fā)展最靚麗的底色
讓綠色成為高質(zhì)量發(fā)...
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zhì)量發(fā)展——這片開放“試驗田”為何值得“被選擇”
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西寧機場三期新建T3航站樓新屋面和幕墻工程于11月30日實現(xiàn)封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央媒看青!亢0巫罡叩拿鏖L城在青海

新華社
2023-12-04 07:2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央媒看青海】海拔最高的明長城在青海

新華社
2023-12-04 07:2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央媒看青海】海拔最高的明長城在青海

  • 2023-12-04 07:28:23
  • 來源:新華社

  青海省明長城蜿蜒于世界屋脊東北緣的崇山川谷之中,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長城。2008年,青海省開始明長城資源調(diào)查,世界屋脊上的明長城自此揭開它神秘的面紗。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青海省明長城全長約363千米,東與甘肅省明長城相接,全線穿山越嶺蜿蜒分布在青海省12個縣(區(qū))。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明長城(門源段)一角。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順著起伏的山脈望去,一條古老的“邊墻”蜿蜒橫亙在山脊之上。專家介紹,明長城(大通段)海拔最高點接近4200米,是青海省明長城中海拔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

  明長城(大通段)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于明隆慶六年起開始修筑。根據(jù)《青海省明長城資源調(diào)查報告》,大通縣境內(nèi)明長城自東向西貫穿全境,墻體脈絡清晰,雄偉壯觀。2020年11月26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明長城大通縣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大通縣博物館館長張增錄介紹,明長城(大通段)以墻體為主要構(gòu)成部分,建筑方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采用了土墻、石墻、山險墻等不同類型的墻體與壕塹相連,共同構(gòu)成長城本體防御體系。

  作為海拔最高的明代長城遺存,明長城(大通段)見證了當?shù)貧v史的盛衰變遷,夯土結(jié)構(gòu)的城墻被風雨剝蝕乃至坍塌,土蜂筑巢、野草生長、沖溝發(fā)育……一系列自然病害和人為損毀也危害著明長城的保存。

  記者從大通縣文體旅游局了解到,2012年至2016年,當?shù)卣畬嵤┐笸鏖L城(一期)約4.7公里的搶險加固工程。2016年至2022年,大通縣每年舉辦長城保護專題培訓班,累計210余人參加培訓學習。

  培訓班上,長城保護員王正林第一次了解到“邊墻”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現(xiàn)在多了一個身份,也多了一份責任。”王正林一步一個腳印,沿著“邊墻”旁的小路邊走邊拍照記錄,觀察長城本體有無坍塌、損壞。這條崎嶇的山路,他每兩天巡查一次,步行3個多小時。

  2022年4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建設保護規(guī)劃》印發(fā)。根據(jù)規(guī)劃,各地將對長城本體進行搶險和保護性修繕加固,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區(qū),活化利用長城文旅資源,豐富長城文化傳承和傳播方式。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位于祁連山和達坂山之間,青海明長城四大關之一——老虎溝關堡雄踞于門源縣境內(nèi)北山鄉(xiāng)老虎溝口半山腰的山坡上。

  古城墻下,游人絡繹不絕。沿著圍繞門源古城1800米的木質(zhì)棧道游覽,游客們可以近距離觀看古時的宏偉建筑。

  “2022年,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門源段)保護展示中心項目,不僅對古城墻進行保護,還修建了文化墻。”門源縣文化館館長張玉全說,“我們計劃將古城歷史傳說和長城故事展現(xiàn)在文化墻上,讓更多游客了解青海明長城和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

作者 白瑪央措 耿輝凰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