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5月4日,離青海省博物館開館還有半個小時,就有人不時來問能不能進館參觀。開館前3分鐘,博物館門前的臺階上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記者與一位來自杭州的朱先生攀談了起來。他看上去五十多歲,又高又瘦,著一身戶外裝,很是健談。朱先生說,他到過歐洲和南亞很多國家,全國各省也基本上轉了個遍,但到青海旅行還是第一次。
“博物館收藏了古往今來的寶貝,濃縮著地方的歷史和文化,我每到一個城市都首先要參觀博物館。”朱先生說,“博物館雖然是免費開放,但它對當?shù)亟?jīng)濟的帶動作用可不能小看,對于提升地方的形象更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就這樣,在等待開門的過程中,與朱先生聊得熟絡了,等到開門進入博物館,作為青海本地人的記者很自然地充當起了“導游”的角色。
家長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辛元戎 攝
從舞蹈紋彩陶盆到七星紋銅鏡,從彩陶靴到宗日文化的貝飾,朱先生聽著記者的介紹,不時發(fā)出陣陣贊嘆。在諾木洪文化的毛織物和陶牦牛面前,當聽說這些文物出土自浙江省對口支援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更是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以前只聽說‘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沒想到青海也有這么豐富的地下文物,尤其是青海的遠古彩陶,讓我大開眼界。”朱先生感嘆道,“青海省博物館的好文物太多了,我發(fā)朋友圈的‘九宮格’肯定是不夠用了。”
節(jié)日期間的省博,人頭攢動。不到10時,館內的講解員就被“搶”完了。參觀者有父母帶著年幼孩子的,還有成年子女帶著年邁父母的。北京的洪女士和先生是帶著85歲的母親來青海省博物館參觀的。
但更多的還是年輕面孔。
記者遇到了兩位女大學生。小劉和小梁都是河北人,兩人是中學同學,現(xiàn)分別就讀于青海民族大學和內蒙古師范大學。“五一”期間小梁來西寧旅游,于是結伴到青海省博物館“打卡”。
畢竟是愛美的女大學生,色彩絢麗的藏族服飾、做工精美的遠古銅鏡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藏醫(yī)藥。藏族人那么早就會利用青藏高原上的動植物、礦物炮制藏藥,治病救人,還形成了一整套藏醫(yī)理論體系。這種智慧讓人震撼。”
還有年齡更小的。“媽媽,那件半山類型的陶罐在什么地方?”當聽到身旁一位小女孩以稚嫩的聲音說出“半山類型”這樣的考古專業(yè)術語,記者實在驚奇不已,而且小姑娘說得是那樣自然,這大概就是博物館教育的作用吧。
而在另一邊,來自西寧市南川西路小學的仲梓嫣正認真地往《博物館尋寶筆記》上記錄著幾件文物的出土地點、文化類型和距今時間。她媽媽說,學校很重視學生的課外研學活動。前幾天,仲梓嫣和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省博研學,當時因為人多,對有些文物的講解聽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今天梓嫣又拉著媽媽再次走進了博物館。
有一句形容河湟谷地彩陶之多的話:“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今天,博物館里的參觀者也流成了河,他們在一件件文物之間流動,在古與今的時空中流動,同古人進行著對話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