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歷史鐫刻著一座城市的“根”,文化凝聚著一座城市的“魂”。青海歷史文化名城湟源縣之所以出眾,除去它自古以來扼絲綢南路要隘,據(jù)唐蕃古道要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戰(zhàn)略位置,以及明清以來多民族商貿中心的經(jīng)濟地位,還有其獨特的文化氣質。因為地處農(nóng)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匯地,湟源縣城丹噶爾不僅擁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商業(yè)文化等,還有貫穿古城歷史的綿長的文脈。
湟源縣曾是趙充國、鄧訓、黑齒常之、哥舒翰、劉敏寬、年羹堯、岳鐘琪、楊應琚、胡秉虔等能臣名將停留過的地方,也是李白、杜甫、高適、呂溫、宗泐、楊揆、文孚等文人墨客以詩詞歌詠過的地方。穿行經(jīng)緯交織的丹噶爾古城街巷,尋訪藏身于民居院落的人文氣息,聆聽流傳在街頭巷尾的名人軼事,其悠遠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丹噶爾古城大什字北,湟源文廟與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及勸學所緊密相連,自成一體。其建筑古樸典雅、雄偉壯觀,頗具江南風韻。今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與三者緊密相連,學生的誦讀聲常穿透古建筑群,回蕩在古城街頭,讓人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1918年,丹噶爾廳迎來了一位新任知事(官職名),名叫陳澤藩。他為人平和,十分關心丹噶爾的教育事業(yè),于是便動員丹噶爾廳的富商集資,修建了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湟源縣文化學者張秉全介紹:“因為陳澤藩是湖南人,所以整個建筑具有南方園林風格。”自此,湟源縣揭開了小學教育新的一頁。
與陳澤藩修建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幾乎同一時期,丹噶爾廳開設了勸學所(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教育局),湟源鴻儒楊治平成了第一任勸學所所長。楊治平祖籍西安,1866年出生于丹噶爾廳,家中以制靴為生。楊治平聰敏好學、滿腹經(jīng)綸、才學過人,在光緒三十三年曾考取保送禮部授歲貢生,但因為家境貧寒,未能前往京師國子監(jiān)讀書。楊治平對丹噶爾廳的文化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著述頗豐,特別是他編著的《丹噶爾廳志》詳細記載了丹噶爾的自然風貌、歷史文化等,其內容全面翔實、結構嚴謹系統(tǒng),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地方志書。他還興辦教育、注重培養(yǎng)人才,被譽為近代湟源小學教育第一人。因為陳澤藩、楊治平等人的努力,丹噶爾的教育日漸興盛,后起俊才層出不窮。
青海民歌《四季歌》的詞作者石殿峰和青海著名愛國人士朱繡便是楊治平的得意門生。石殿峰酷愛文學和藝術,他創(chuàng)作的《四季歌》向世人展示了大美青海獨特又美妙的風光,傳遞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今仍被人們廣泛傳唱。
在丹噶爾古城西城壕四橫巷,隱藏著一座以木結構為主的兩進院落,大門口懸掛著“朱繡故居”四個字。推門而入,院內結構井然、花木扶疏,一股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朱繡一生積極倡導創(chuàng)辦實業(yè),興辦文化教育,曾不顧個人安危赴藏談判,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進入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穿過天井,步入二進院,便到了昌耀詩歌館。院落正中,詩人昌耀半身花崗巖雕塑靜立,四周回廊墻壁上寫著昌耀的詩歌代表作。昌耀詩歌館內陳列著昌耀的部分書籍、信件、手稿等。常有慕名而來的文學愛好者到此處“打卡”。昌耀本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常德,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湟源縣日月藏族鄉(xiāng)是昌耀生活多年的地方,在那里,昌耀寫下了《丹噶爾》《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個孩子之歌》《哈拉庫圖》等不朽的詩章。因此,昌耀也將湟源視為第二個故鄉(xiāng)。昌耀與湟源彼此成就,湟源的歷史風貌與人文風情給予他創(chuàng)作靈感。而昌耀也以詩歌回報故鄉(xiāng),讓湟源浸滿詩意。
除了陳澤藩、楊治平、朱繡、石殿峰、昌耀,從古至今,湟源縣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如民國時期河湟巨富李耀庭、著名畫家柴成桂、在法國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的魏英邦;地方史專家王子貞、青海詩星魏經(jīng)邦等等,他們的故事流淌在丹噶爾古城的一磚一瓦間,讓湟源這座高原古城滿是文化的幽香。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他們是一個地方文化命脈和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方文化,延續(xù)了一城文脈。
“小學堂里臺階多,走出來的秀才多。”如今,每日上學、放學,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的孩子們會沿著歷史的痕跡,有序地從勸學所、昌耀詩歌館和縣立第一高等小學進出,向著美好的未來出發(fā)。
走過數(shù)百年,丹噶爾古城串起名勝古跡,收藏煙火氣息,守護歷史記憶,留住文化底蘊,在新時代煥發(fā)新風采,為打造青海國際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貢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