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zhèn)西行一個多小時,在黃褐色的戈壁灘中有一座村莊,這就是全省唯一一個哈薩克族村落——馬海村。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柴旦行委馬海學校嶄新的教學樓,色爾克古麗就站在那里,帶著笑意等候著學生們的到來。
馬海學校,位于村莊西緣,色爾克古麗家就在學校對面,直線距離不超過百米,這所小學就是她曾經(jīng)的母校。
2017年,色爾克古麗從廣西民族大學畢業(yè)后,為了讓更多村里的孩子像她一樣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毅然選擇回鄉(xiāng)任教。當時,色爾克古麗才24歲,是全校最年輕的一名老師。
鄉(xiāng)土,是許多人的來處,也是部分人的歸途。
兒時的色爾克古麗坐在教室,望著講臺上的老師,她覺得老師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人,而她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如今,她如愿成為了兒時夢想里那個“閃閃發(fā)光的人”。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未來的自己’這個話題。”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老師,我媽媽也是這樣鼓勵我的。”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建筑師,為家鄉(xiāng)修建好多好多高樓大廈。”
……
課堂上,聽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色爾克古麗不禁想起年少時的自己,也曾這樣暢想過未來。
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村莊,最高興的莫過于色爾克古麗的母親。
“雖然馬海比較偏僻,但這里的人民很淳樸,在這里教書育人是件很光榮的事。”媽媽的話,在她心里深深扎了根,也讓她有了留在馬海教書的底氣和堅持下去的動力。
過去,馬海村哈薩克族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當時村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只有小學。
2003年,馬海學校成立,全村適齡兒童全部在校就讀,實現(xiàn)了“有學上,有書讀”。
2012年,政府出資修建的教學樓落成,新操場、塑膠跑道、職工宿舍也相繼建成,孩子們終于告別了煤爐,搬進了暖氣教室。
目前,學校共有教職工15人,學生58人。
“曾經(jīng)的操場凹凸不平,塵土飛揚,冬天學校都是用火爐取暖,熏得教室墻面灰撲撲的,哪有如今的教室這樣寬敞明亮。”
課堂上,色爾克古麗時常向學生展示學校新舊照片,讓他們感受學校和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
多年來,色爾克古麗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伴隨著教師職業(yè)能力的不斷提升而不斷發(fā)展和成熟。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生于鄉(xiāng)村、又回歸鄉(xiāng)村的年輕人,她偶爾也會萌生追逐詩和遠方的念頭。
“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清澈的眼神,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苦都含著甜。”色爾克古麗說,兒時的玩伴有許多人因為家庭對教育的不重視而早早離開學校,從而喪失了繼續(xù)接受教育的機會,這讓她感到十分惋惜。
“上了初中之后看到外面,才意識到在這里與外面的差距有多大,村里很多孩子甚至沒去過柴旦鎮(zhèn)。我愿作他們看向外界的一雙眼睛。”色爾克古麗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教育方面的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
在色爾克古麗看來,如今的鄉(xiāng)鎮(zhèn)教育,相比于她讀書的時候,相比于缺乏教育資源,更為關鍵的是教育理念的變化與更新。
她常常思考,自己要做一名怎樣的教師,相比于傳授課本知識,她更希望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所以她會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以什么方式上課。
“當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她總是以此來作為自己的目標。學生艾古麗說:“色爾克古麗老師平常上課的時候都很有趣,不僅鼓勵我們多讀書勤思考,還和我們做朋友,一起探索世界,我們都很喜歡上她的課。”
色爾克古麗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讓學生們在知道讀書不是唯一出路的同時,意識到讀書代表著更多的可能性。“我讓他們畫下了旅行的目的地,而讀書是通向遠方的最優(yōu)路徑。”
在這座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莊里,大多數(shù)年輕人在馬海學校完成了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而后,他們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風吹向四面八方。有的人去了遠方;有的人回歸故事的起點,開啟人生新的遠航。
色爾克古麗說,現(xiàn)在,她也要成為那個“吹蒲公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