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聚焦青海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駝鈴聲聲今猶在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馬振東 董志勇
發(fā)布時間:2024-08-12 08:20:52
編輯:馬燕燕
 
1

  1953年運糧進藏途中。資料圖片

2

  莫河駱駝場駝工禮堂。馬振東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這是一段平凡人寫就的不朽歷史?v使70多年過去,依舊能聽見聲聲駝鈴。駝鈴,是前進的方向。

  盛夏,我們再走青藏線,探尋“兩路”精神的緣起。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青藏駝隊歷史陳列館,3件國家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近223份歷史文獻,383件實物,加上數(shù)不清的歷史照片,在時間重疊中仿佛看到70年前的駝工與駝隊向我們緩緩走來,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兩路”精神,如群星般熠熠生輝。

  莫河駱駝場這個并不為世人熟知的名字,曾在和平解放西藏、護送班禪返回西藏、運糧援藏、修筑青藏公路、柴達木開發(fā)等重大歷史節(jié)點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000多名由駝工、戰(zhàn)士和數(shù)萬峰駱駝組成的駝隊,不畏荒原戈壁、不怕雪山沼澤,用鮮血和生命保障了青藏高原的開發(fā)和建設。每一次行程都有無數(shù)的駱駝和一批批駝工倒下,但每一次都勝利完成任務,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駝隊前行的路。

  生銹的鍬鎬,破舊的水桶,真實地向我們講述著莫河的歷史足跡。雖然無法搜尋到每一位開拓者的青春剪影,但是歲月的足跡和時光的年輪已把他們的身影深深鐫刻進駝場永恒的記憶中……

  “風一陣,雪一陣,雄壯的駝隊向前進。悅耳的駝鈴高亢的強音,使命神圣向西藏進軍。生命的禁區(qū)從腳下走過,變?yōu)楣廨x歷程。唐古拉的行云駝鈴唱響,化作不朽的功勛……”耳畔傳來的莫河駱駝牧場場歌《駝鈴唱響的牧場》把我們拉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駝鈴聲響起,進軍西藏踏上征途。

  1951年,隨著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簽訂,中央軍委下達了進軍西藏的命令。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莫河駱駝場逐漸走向歷史舞臺。

  當年8月,由三四千名戰(zhàn)士及駝工和2萬余頭(只)牲畜組成的十八軍獨立支隊駱駝大隊后勤保障隊伍攜帶400萬斤糧食和大批武器彈藥,從香日德(都蘭縣)出發(fā)前往西藏,歷時近4個月,行程近2000公里,于12月1日與張國華將軍率領(lǐng)的第十八軍勝利會師拉薩。

  資料顯示,這次進藏之旅異常艱險,獨立支隊從青海香日德向南,走到巴顏喀拉山下的黃河源。黃河源沼澤遍布,到處是爛泥潭,駝隊的輜重一陷便很難走出。據(jù)慕生忠政委后來的回憶,第一次進藏他們第一天就損失了20多人,騾馬損失了幾百匹,加上有些騾馬啃吃了有毒的草,中毒死亡近千匹。

  獨立支隊進藏后,隨軍進藏的西北西藏工委干部們迅速完善了黨組織,鞏固了黨對西藏的領(lǐng)導地位。同時,也順利完成了中央委托的探路任務,為后期修建青藏公路和護送十世班禪返藏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駝鈴聲悠長,生死征程綿延百里。

  1953年,駐藏部隊糧食補給和物資供應陷入困境。中央西北局緊急組建西藏運輸總隊,2480名駝工和17800峰駱駝在莫河駱駝場集結(jié),1953年11月13日,運輸總隊將駱駝與駝工們編成隊,每頭駱駝馱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向西藏進發(fā)。

  在慕生忠?guī)ьI(lǐng)下,駝隊從香日德出發(fā)到昆侖山下的格爾木。風吹雪埋,道路時斷時續(xù)。運糧隊借此“路”前行,常常走著走著駝路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進藏不用愁,駱駝骨頭當路標。”沒有現(xiàn)成的路,慕生忠就指引駝工沿路找一些風干的駱駝糞作為路標,摸索著大致方向繼續(xù)向前行進。茫茫的戈壁中很難辨別方向,運輸隊經(jīng)常在原地徘徊打轉(zhuǎn),前行的路上條件越走越艱苦,糧草的短缺和惡劣的環(huán)境造成人員犧牲。

  于是,隊里抽出10峰駱駝專門馱運同志的遺體。馱尸隊隊長唐剛年每天有兩件事必須做,一是午夜時分起來看看同志的遺體;二是清晨往駱駝上搬運遺體時要點數(shù)。從他的回憶資料里我們得知:“同志犧牲了,我們要保證他們不掉隊,這就要靠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費心地照管好他們。”當馱尸隊返回格爾木時,獻出寶貴生命的30多位同志的遺體無一腐爛,后經(jīng)格爾木站的工作人員把他們掩埋在格爾木以北的荒郊,28年后遷葬于格爾木昆侖烈士陵園。

  駝鈴聲高昂,拓開天路再創(chuàng)奇跡。

  在犧牲了數(shù)名駝工和上萬峰駱駝的情況下,依然無法解決西藏軍民物資供應的困境。1954年5月11日,在慕生忠的帶領(lǐng)下,1200名駝工拉著駱駝,扛起鐵锨,用原始的勞動工具在七個月零四天的時間里,修通了青藏公路。大量物資通過公路運抵拉薩,從根本上解決了西藏軍民物資供應的問題。

  從留存的資料里,依舊能找出當年殘酷而壯烈的情景:從香日德到藏北草原的黑河,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上千公里運輸線上,每天天不亮就起程,下午高原上刮起大風,就必須找個避風的地方。夏天常常冒著風雨前進,冬天經(jīng)常與暴風雪搏斗。唐古拉山區(qū)一場暴風雪,平地積雪1尺多厚,方圓幾百里一片銀白世界。大雪覆蓋草場,駱駝吃不上草,狂風把積雪吹卷到路上,饑寒交加,進退兩難,一峰又一峰駱駝活活地凍死餓死……

  70余載歲月,那些在荒漠戈壁中跟死神賽跑、跟風沙較勁,用血肉筑成青藏公路的駝工與戰(zhàn)士已離我們遠去,而他們參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代建設青藏公路凝聚而成的精神,依然激勵著后來者奮斗前行……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吳曉軍:更大力度推動項目建設提質(zhì)提速提效
2024國際職業(yè)籃球挑戰(zhàn)賽青海西寧開賽
青海海西:七十年輝煌巨變 共繪新時代壯美畫卷
省委網(wǎng)信辦公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全民閱讀推廣中心、推廣站點擬確定對象公示
玉樹—拉薩直飛航班正式復航
游客鏡頭下的西寧 每一幀都是風景畫
24H熱點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駝鈴聲聲...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打造生態(tài)文明高地】規(guī)劃引領(lǐng)...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希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縣區(qū)領(lǐng)...
全國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狀況公布 西寧市位居全國第六
【錨定現(xiàn)代化 改革再深化】“互聯(lián)網(wǎng)+”讓智慧醫(yī)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德令哈...
砥礪前行七十載 奮進海西譜新篇——寫在海西蒙古族...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冷湖:...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艱苦卓絕...
熱點圖片
青海海東:多臺“文化盛宴”惠民
青海海東:多臺“文...
架起“空中橋梁” 續(xù)寫“雙向奔赴”新篇章——玉樹—拉薩航班復航見聞
架起“空中橋梁” 續(xù)...
卓瑪措的“逆襲”——青海湖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一線報道之十
卓瑪措的“逆襲”—...
愛在高原 情定軍旅 武警青海總隊舉辦首屆集體婚禮
愛在高原 情定軍旅 ...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競技+展銷,足球盛宴添別樣色彩——“青超聯(lián)賽”第八輪黃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大美青!じ咴闱颉矿w育+文旅,賽場內(nèi)外燃起來——“青超聯(lián)賽”第八輪海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從新出發(fā) 向綠而行——海南藏族自治州清潔能源發(fā)展綜述
從新出發(fā) 向綠而行—...
黃河源頭監(jiān)測到125只黑頸鶴寶寶
黃河源頭監(jiān)測到125只...
關(guān)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駝鈴聲聲今猶在

青海日報
2024-08-12 08: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駝鈴聲聲今猶在

青海日報
2024-08-12 08: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駝鈴聲聲今猶在

  • 2024-08-12 08:20:52
  • 來源:青海日報
 
1

  1953年運糧進藏途中。資料圖片

2

  莫河駱駝場駝工禮堂。馬振東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這是一段平凡人寫就的不朽歷史?v使70多年過去,依舊能聽見聲聲駝鈴。駝鈴,是前進的方向。

  盛夏,我們再走青藏線,探尋“兩路”精神的緣起。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青藏駝隊歷史陳列館,3件國家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近223份歷史文獻,383件實物,加上數(shù)不清的歷史照片,在時間重疊中仿佛看到70年前的駝工與駝隊向我們緩緩走來,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兩路”精神,如群星般熠熠生輝。

  莫河駱駝場這個并不為世人熟知的名字,曾在和平解放西藏、護送班禪返回西藏、運糧援藏、修筑青藏公路、柴達木開發(fā)等重大歷史節(jié)點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000多名由駝工、戰(zhàn)士和數(shù)萬峰駱駝組成的駝隊,不畏荒原戈壁、不怕雪山沼澤,用鮮血和生命保障了青藏高原的開發(fā)和建設。每一次行程都有無數(shù)的駱駝和一批批駝工倒下,但每一次都勝利完成任務,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駝隊前行的路。

  生銹的鍬鎬,破舊的水桶,真實地向我們講述著莫河的歷史足跡。雖然無法搜尋到每一位開拓者的青春剪影,但是歲月的足跡和時光的年輪已把他們的身影深深鐫刻進駝場永恒的記憶中……

  “風一陣,雪一陣,雄壯的駝隊向前進。悅耳的駝鈴高亢的強音,使命神圣向西藏進軍。生命的禁區(qū)從腳下走過,變?yōu)楣廨x歷程。唐古拉的行云駝鈴唱響,化作不朽的功勛……”耳畔傳來的莫河駱駝牧場場歌《駝鈴唱響的牧場》把我們拉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駝鈴聲響起,進軍西藏踏上征途。

  1951年,隨著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簽訂,中央軍委下達了進軍西藏的命令。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莫河駱駝場逐漸走向歷史舞臺。

  當年8月,由三四千名戰(zhàn)士及駝工和2萬余頭(只)牲畜組成的十八軍獨立支隊駱駝大隊后勤保障隊伍攜帶400萬斤糧食和大批武器彈藥,從香日德(都蘭縣)出發(fā)前往西藏,歷時近4個月,行程近2000公里,于12月1日與張國華將軍率領(lǐng)的第十八軍勝利會師拉薩。

  資料顯示,這次進藏之旅異常艱險,獨立支隊從青海香日德向南,走到巴顏喀拉山下的黃河源。黃河源沼澤遍布,到處是爛泥潭,駝隊的輜重一陷便很難走出。據(jù)慕生忠政委后來的回憶,第一次進藏他們第一天就損失了20多人,騾馬損失了幾百匹,加上有些騾馬啃吃了有毒的草,中毒死亡近千匹。

  獨立支隊進藏后,隨軍進藏的西北西藏工委干部們迅速完善了黨組織,鞏固了黨對西藏的領(lǐng)導地位。同時,也順利完成了中央委托的探路任務,為后期修建青藏公路和護送十世班禪返藏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駝鈴聲悠長,生死征程綿延百里。

  1953年,駐藏部隊糧食補給和物資供應陷入困境。中央西北局緊急組建西藏運輸總隊,2480名駝工和17800峰駱駝在莫河駱駝場集結(jié),1953年11月13日,運輸總隊將駱駝與駝工們編成隊,每頭駱駝馱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向西藏進發(fā)。

  在慕生忠?guī)ьI(lǐng)下,駝隊從香日德出發(fā)到昆侖山下的格爾木。風吹雪埋,道路時斷時續(xù)。運糧隊借此“路”前行,常常走著走著駝路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進藏不用愁,駱駝骨頭當路標。”沒有現(xiàn)成的路,慕生忠就指引駝工沿路找一些風干的駱駝糞作為路標,摸索著大致方向繼續(xù)向前行進。茫茫的戈壁中很難辨別方向,運輸隊經(jīng)常在原地徘徊打轉(zhuǎn),前行的路上條件越走越艱苦,糧草的短缺和惡劣的環(huán)境造成人員犧牲。

  于是,隊里抽出10峰駱駝專門馱運同志的遺體。馱尸隊隊長唐剛年每天有兩件事必須做,一是午夜時分起來看看同志的遺體;二是清晨往駱駝上搬運遺體時要點數(shù)。從他的回憶資料里我們得知:“同志犧牲了,我們要保證他們不掉隊,這就要靠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費心地照管好他們。”當馱尸隊返回格爾木時,獻出寶貴生命的30多位同志的遺體無一腐爛,后經(jīng)格爾木站的工作人員把他們掩埋在格爾木以北的荒郊,28年后遷葬于格爾木昆侖烈士陵園。

  駝鈴聲高昂,拓開天路再創(chuàng)奇跡。

  在犧牲了數(shù)名駝工和上萬峰駱駝的情況下,依然無法解決西藏軍民物資供應的困境。1954年5月11日,在慕生忠的帶領(lǐng)下,1200名駝工拉著駱駝,扛起鐵锨,用原始的勞動工具在七個月零四天的時間里,修通了青藏公路。大量物資通過公路運抵拉薩,從根本上解決了西藏軍民物資供應的問題。

  從留存的資料里,依舊能找出當年殘酷而壯烈的情景:從香日德到藏北草原的黑河,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上千公里運輸線上,每天天不亮就起程,下午高原上刮起大風,就必須找個避風的地方。夏天常常冒著風雨前進,冬天經(jīng)常與暴風雪搏斗。唐古拉山區(qū)一場暴風雪,平地積雪1尺多厚,方圓幾百里一片銀白世界。大雪覆蓋草場,駱駝吃不上草,狂風把積雪吹卷到路上,饑寒交加,進退兩難,一峰又一峰駱駝活活地凍死餓死……

  70余載歲月,那些在荒漠戈壁中跟死神賽跑、跟風沙較勁,用血肉筑成青藏公路的駝工與戰(zhàn)士已離我們遠去,而他們參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代建設青藏公路凝聚而成的精神,依然激勵著后來者奮斗前行……

作者 馬振東 董志勇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