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8月12日,以“盛樂華章”中外名曲交響音樂會為序,正式拉開2024年“文藝援青”系列文藝活動——交響音樂周活動帷幕。
這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禮贊,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弘揚青海生態(tài)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持續(xù)提升“大美青海 山宗水源”文化標識影響力,促進文旅融合發(fā)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實際舉措。
19時30分,能容納1000多人的青海大劇院座無虛席,在聽眾的熱切期盼中,“盛樂華章”中外名曲交響音樂會正式開始。
《紅旗頌》激昂的樂聲響起,演奏出黨帶領全國人民奮進拼搏的昂揚姿態(tài),傳達著民族自豪感,瞬間點燃現(xiàn)場氛圍。一曲結束,現(xiàn)場掌聲雷動。
隨后,組曲《花兒韻響》的樂聲響起,人們很快沉浸到西北地區(qū)雄渾、壯闊的大美之中。通過樂章的推動和曲調的轉換,以“花兒”為線索勾勒出飽含生動的西北山川、人文風貌的交響音畫。曲終,樂團指揮金剛先生特地邀請這一組曲的創(chuàng)作人陳世祥先生上臺,二人互致謝意的場面,令所有聽眾動容。
“太精彩了,尤其進入第三樂章《漫河州》時,腦海中頓時浮現(xiàn)出了我省河湟地區(qū)遼遠的山水河谷,父老鄉(xiāng)親那慈祥的臉龐猶在眼前。”青海省文聯(lián)副主席梅卓難掩內心的激動。
青海歷史悠久、文脈綿長,多個民族、多種文化在這里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演繹形成了以昆侖文化為主體,河湟文化、熱貢文化等多元一體的文化高地,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文藝創(chuàng)作繁榮發(fā)展的優(yōu)渥土壤。
中國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在選取演出劇目時,充分考慮到地域條件和演出人員自身情況,在曲目選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金剛說:“在青海演出對管樂演奏者的身體要求更高,因此這次參加演出的人員都是精心挑選,對曲目也進行了深入考量,保證音樂質量。”
為了確保演出質量,正式演出前4個多小時,所有演職人員悉數(shù)到場彩排。
《索爾維格之歌》《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斯拉夫舞曲第八號》等耳熟能詳?shù)氖澜缑厥幵谝魳窂d里。每個演奏者都精神飽滿,絲毫沒有前一晚路途奔波的倦意。
其中,管弦樂組曲《花兒韻響》的耗時較長,這支由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陳世祥創(chuàng)作的作品,以“河湟”花兒為主題,分為《踏令》《望川》《漫河州》《轉山》四個樂章,構成第一視角化的游記性音樂鋪陳。
“這首曲子首次由國家級交響樂團在高原演奏,作為文化援青系列文藝活動首場演出最富地方特色的重要部分,我感到喜悅而感動。”現(xiàn)場觀看完整個組曲后,陳世祥表示,花兒作為最具西北特色的民歌形式,在青陜甘等省份流傳,有至少九個民族傳唱,大家卻都用漢語演唱,這是我們民族大家庭包容開放的體現(xiàn)。文化援青的目的在于東西部文化交流互鑒,通過音樂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東部的樂團演繹西北的民歌,想必會帶給青海的聽眾特別的共鳴。
演出下半場,集中演奏了聽眾耳熟能詳?shù)钠呤捉浀涫澜缑。輕快、華麗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講述著英雄救美的佳話;憂傷婉轉的《索爾維格之歌》洋溢著真摯、親切的情感;明快、浪漫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體現(xiàn)了匈牙利人民熱情奔放的民族個性;《新?lián)芟也柨ā泛汀独坐Q電閃波爾卡》將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演繹出新的個性;《斯拉夫舞曲第八號》和《阿萊城的姑娘——法蘭多拉舞曲》呈現(xiàn)出多元的舞曲張力。
它們或歡快靈動,或柔腸百轉的曼妙旋律向大家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副團長宋強表示,青海有著獨特的生態(tài)稟賦和人文風貌,多種文化在此交匯交融,樂團此次承擔文化援青交響音樂周的三場演出,他們將用中西合璧的豐富音樂元素帶聽眾穿梭古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與青海人民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今天真是不虛此行,在家門口欣賞到這樣高水準的精彩演出,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通過這場文化援青的音樂會,更加堅定了作為青海人的文化自信,也期待著我們青海的作品多登上國內和國際舞臺。”西寧市民張立說。
精彩的演出讓原本嚴肅的交響樂,在西寧人熱情的掌聲中變成了快樂的樂章。音樂會最后,演奏家們以一曲熱烈歡快的《阿萊城的姑娘——法蘭多拉舞曲》回饋給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的觀眾。大家隨著旋律打起節(jié)拍,熱鬧喜悅的現(xiàn)場氣氛將音樂會推向了最后的高潮,演出在觀眾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