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包拓業(yè) 報道)1月19日,在青海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人大專場)上,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向媒體記者詳細介紹了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深入推進教育工作東西部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情況。
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是在東西部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背景下由滬青共建的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學,是為了滿足22萬名果洛各族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渴望而建設的學校,是上海對口支援果洛15年來建成的最大單體項目。學?偼顿Y1.45億元,建設用地由青海省政府無償劃撥,其中上海投入援青建設資金1億元。學校于2017年開工建設,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51畝,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面向果洛州6縣招生,5年多來已有1760名果洛學生入學就讀,其中約70%的孩子為牧民子女。
據(jù)常途介紹,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在2018年尚未建成時就加入上海大同教育集團,利用上海大同教育集團成員校的優(yōu)勢,積極組織開展教師“雙向組團”和學生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大同教育集團先后組織17批88人次的優(yōu)秀教師開展點對點專題培訓,46人次教師赴大同教育集團進行跟崗學習。學校依托教育援青機制,每年選派具有培養(yǎng)潛力的校領導及骨干教師,到上海優(yōu)質學校掛職鍛煉、跟崗研修,提升教師的管理水平、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上海援青教師團隊主動承擔“傳幫帶”任務,組織幫扶人才與本地人員按照至少1:3的比例建立結對關系,逐人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一對一”“面對面”簽訂協(xié)議,“一人一檔”建立跟學檔案,制定學員培養(yǎng)目標,明確幫帶老師職責,提升“傳幫帶”質效。創(chuàng)辦青少年管樂團,2024年5月、2025年1月參加了第十七屆中國優(yōu)秀管樂團展演和國家大劇院“從黃河到長江”的演出。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青海省美育示范校等榮譽。
同時,學校通過線上和線下、校內和校外、專職和兼職、傳統(tǒng)和數(shù)字相結合的方式,以“兩彈一星”精神學習、學生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閱讀及朗誦演講等為載體,不斷增強孩子們的“五個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