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民族團結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實干篤行】
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宥力
發(fā)布時間:2025-01-23 07:56:29
編輯:李娜
這樣的實驗課我們很喜歡。陸廣濤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放假啦!”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教室里,孩子們一邊收拾著書包,一邊規(guī)劃著即將到來的假期。言談中,既有和家人團聚的渴望,也有對學校生活的眷戀。

  看著孩子們安全地離開學校,校長常途來到操場上,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回想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和收獲的幸福,常途為自己鼓鼓掌,打打氣:“2025年,繼續(xù)加油!”

  初到青海時,常途或許根本想不到在援青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會來到自己所在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去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疾,我和全校師生做夢都沒有想到……”說起那天的情景,常途記憶猶新:“總書記強調,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思政課的一個重點,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

  “我們通過線上和線下、校內和校外、專職和兼職、傳統(tǒng)和數字相結合的方式,以‘兩彈一星’精神學習、學生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閱讀及朗誦演講等為載體,不斷增強孩子們的‘五個認同’。”常途說,學校打造了專門的思政課教室,不斷將思政課融入辦學治學、教書育人全過程,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視角觀察、思考、交流、分享,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當下幸福生活都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引導孩子們從小努力學習、成人成才、立志報國。

  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每間教室的圖書角都是一個別致的小景觀。“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圖書角,我們選擇了關于科學家事跡、‘兩彈一星’故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書籍,一方面讓學生涉獵更廣泛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文化浸潤,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在常途看來,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不僅僅只有課本知識,還要開闊眼界,豐富經歷,激發(fā)潛能。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讓更多的孩子發(fā)現自己的潛能,學校老師們大膽創(chuàng)新課程,讓孩子們有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

  在上海企業(yè)資源的幫扶下,學校有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大同教育集團提供了全套設備、課程、教材,能夠實現滬青兩地的孩子同步上課;學校結合青海本地特色,融入青海歷史人文、民族團結等要素設計了“唐蕃古道”賽道;結合學生家鄉(xiāng)果洛的瑪爾擋水電站制作了新能源展區(qū),引導學生更加了解、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融入日常教學的學科知識,設置了“雙碳”展區(qū)……

  “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后,對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希望,也留下了囑托,對我們每個人的觸動都特別大。同學們會時常想起總書記的話,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激勵,我覺得孩子們確實成長了很多。”

  去年11月,常途組織第二批果洛學子赴上海研學,同學們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感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游覽了黃浦江、東方明珠、自然博物館等,感受祖國大美河山和建設成就。走進大同教育集團成員校與同年級學生一起上課和交流,促進相互了解。

  常途告訴記者,2023年7月,上海組織學生來青海開展研學活動,全部乘坐火車。“我們的孩子去上海,全部乘飛機前往,對于兩地的孩子來說,不同的體驗是非常有價值的。”在上海,孩子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隨著眼界的開闊,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研學之后,更多的孩子學會了思考,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有的孩子想學法律,想學成后回到家鄉(xiāng)讓更多的人知法、懂法、用法;有的孩子想當老師,以后回到家鄉(xiāng)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其實這也是感恩教育取得實效的一種表現。”

  常途告訴記者,2025年學校會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積極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為學校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貢獻力量,為教師發(fā)展提供幫助、示范引領,教育引導全體學生珍惜良好條件,心懷感恩、努力學習、成人成才,為報效祖國、建設家鄉(xiāng)打好基礎。“剛來青海時,我一直在思考,在青海能干什么,離開青海能留下什么?現在我明白了,我們要在青海架起一座融通東西的‘橋’,種下一顆能不斷造血的‘種子’,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腳步更堅定。”

推薦閱讀
吳曉軍:奮力譜寫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玉樹篇章
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公告
西寧:聯合檢查保障節(jié)前農貿市場安全有序
西寧:人民公園里“廟”趣橫生年味十足
24H熱點
【兩會特刊·熱點聚焦·兩會現場】共繪青海民族...
【兩會特刊·青報觀察】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共居青海 共建和諧 共享美好
【聚焦全省兩會】青海民宗委: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
【盤點2024】青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穩(wěn)...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筆端凝情 民族團結的熱...
西寧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好樣板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西寧“多個一”打造民族...
省民宗委:落實資金1838.5萬元請全省35萬名群眾免...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循化民族團結花正艷
熱點圖片
兩會影像
兩會影像
【新春走基層】西寧:人民公園里“廟”趣橫生年味十足
【新春走基層】西寧...
青海西寧:南川河上的野鴨越來越多了
青海西寧:南川河上...
【新春走基層】熱鬧過大年!近百場活動進基層添年味兒
【新春走基層】熱鬧...
【我從基層來】護綠水青山 引生態(tài)向優(yōu)
【我從基層來】護綠...
做活城鄉(xiāng)融合“大文章” 下好區(qū)域協調“一盤棋”
做活城鄉(xiāng)融合“大文...
共同繪就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的錦繡畫卷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吳曉軍羅東川出席 公保扎西主持并講話
共同繪就中國式現代...
堅定信心履職 實干爭先盡責——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閉幕大會側記
堅定信心履職 實干爭...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實干篤行】
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

青海日報
2025-01-23 07: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實干篤行】
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

青海日報
2025-01-23 07: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實干篤行】
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

  • 2025-01-23 07:56:29
  • 來源:青海日報
這樣的實驗課我們很喜歡。陸廣濤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放假啦!”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教室里,孩子們一邊收拾著書包,一邊規(guī)劃著即將到來的假期。言談中,既有和家人團聚的渴望,也有對學校生活的眷戀。

  看著孩子們安全地離開學校,校長常途來到操場上,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回想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和收獲的幸福,常途為自己鼓鼓掌,打打氣:“2025年,繼續(xù)加油!”

  初到青海時,常途或許根本想不到在援青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會來到自己所在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去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疾欤液腿熒鰤舳紱]有想到……”說起那天的情景,常途記憶猶新:“總書記強調,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思政課的一個重點,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

  “我們通過線上和線下、校內和校外、專職和兼職、傳統(tǒng)和數字相結合的方式,以‘兩彈一星’精神學習、學生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閱讀及朗誦演講等為載體,不斷增強孩子們的‘五個認同’。”常途說,學校打造了專門的思政課教室,不斷將思政課融入辦學治學、教書育人全過程,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視角觀察、思考、交流、分享,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當下幸福生活都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引導孩子們從小努力學習、成人成才、立志報國。

  走進寬敞明亮的教室,每間教室的圖書角都是一個別致的小景觀。“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圖書角,我們選擇了關于科學家事跡、‘兩彈一星’故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書籍,一方面讓學生涉獵更廣泛的知識,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文化浸潤,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在常途看來,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不僅僅只有課本知識,還要開闊眼界,豐富經歷,激發(fā)潛能。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讓更多的孩子發(fā)現自己的潛能,學校老師們大膽創(chuàng)新課程,讓孩子們有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

  在上海企業(yè)資源的幫扶下,學校有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大同教育集團提供了全套設備、課程、教材,能夠實現滬青兩地的孩子同步上課;學校結合青海本地特色,融入青海歷史人文、民族團結等要素設計了“唐蕃古道”賽道;結合學生家鄉(xiāng)果洛的瑪爾擋水電站制作了新能源展區(qū),引導學生更加了解、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融入日常教學的學科知識,設置了“雙碳”展區(qū)……

  “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后,對老師和同學們提出了希望,也留下了囑托,對我們每個人的觸動都特別大。同學們會時常想起總書記的話,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激勵,我覺得孩子們確實成長了很多。”

  去年11月,常途組織第二批果洛學子赴上海研學,同學們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感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游覽了黃浦江、東方明珠、自然博物館等,感受祖國大美河山和建設成就。走進大同教育集團成員校與同年級學生一起上課和交流,促進相互了解。

  常途告訴記者,2023年7月,上海組織學生來青海開展研學活動,全部乘坐火車。“我們的孩子去上海,全部乘飛機前往,對于兩地的孩子來說,不同的體驗是非常有價值的。”在上海,孩子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隨著眼界的開闊,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研學之后,更多的孩子學會了思考,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有的孩子想學法律,想學成后回到家鄉(xiāng)讓更多的人知法、懂法、用法;有的孩子想當老師,以后回到家鄉(xiāng)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其實這也是感恩教育取得實效的一種表現。”

  常途告訴記者,2025年學校會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積極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為學校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貢獻力量,為教師發(fā)展提供幫助、示范引領,教育引導全體學生珍惜良好條件,心懷感恩、努力學習、成人成才,為報效祖國、建設家鄉(xiāng)打好基礎。“剛來青海時,我一直在思考,在青海能干什么,離開青海能留下什么?現在我明白了,我們要在青海架起一座融通東西的‘橋’,種下一顆能不斷造血的‘種子’,讓孩子們羽翼更豐、眼界更廣、腳步更堅定。”

作者 王宥力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