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雨水時節(jié),乍暖還寒,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李二堡鎮(zhèn)山莊村,山雪尚未完全融化,隨著朝陽升起一點點驅散寒意,給這里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
2月17日一早,駐村第一書記徐維英便來到村黨支部書記陳有明家中,兩人商討著如何開展政策宣講。徐維英堅定地說:“線上線下的工作我們要同步做好,只有我們把惠農政策宣講到位,才能讓村民更好地了解國家的政策,才能進一步實現促產業(yè)、促就業(yè)、促穩(wěn)定的目標。”一旁的陳有明不時應和,笑著點點頭。
兩人商議片刻,便起身前往村民家中。穿過蜿蜒的村巷,隱隱傳來一陣悠揚的秦腔,63歲的陳舉邦正播放著自己平日愛聽的曲目,坐在自家小院二樓的平臺上曬太陽,享受著此時的寧靜與愜意。
聽到門口的動靜,陳舉邦趕忙關掉音響,滿臉笑意出門迎接。“徐書記,陳書記,快進來坐!”在他熱情招呼下,大家有說有笑地走進院子。
“過完年孩子們都出去上班了嗎?”徐維英親切地問。
“是啊,今年大家過了個團圓年,剛過完年兒子兒媳又出去打工掙錢了。”陳大爺笑著回答:“孩子們在外面工作,我們老兩口在家也不能閑著。”
徐維英接過話茬:“再過一個月左右,天氣就暖和了,大家都提前做好準備,家里的地還是要好好種啊,到時候把油菜、小麥都種上,有什么困難就和我們反映!現在國家對農業(yè)扶持力度很大,只要咱們把地種好,還能拿到耕地補貼,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福利啊!”

“書記放心,新的一年我們老兩口繼續(xù)把家里的十二多畝地種好,我們還是要好好干!”陳舉邦點點頭,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政策好,種地還有補貼,我們更得加把勁。”
和陳舉邦簡單交談后,兩人繼續(xù)前往下一戶村民家中。在不遠處,馬賽力木和妻子正忙活著做飯招待客人,看到兩位書記過來,他們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今年準備什么時候出去干活?”陳有明上前詢問。
“家里的地不能荒廢,等再熱一點,我先把家里的地種上。”馬賽力木一邊忙碌,一邊回答:“等把家里的活忙完,我們兩口子再出去打工多掙點錢,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馬賽力木一家曾因撫養(yǎng)四個孩子經濟負擔重,生活艱難。“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把我們納入低保,還讓幾個孩子享受了‘雨露計劃’。”馬賽力木的妻子感激地說:“多虧了村干部一直關心著我們家的情況,讓我們及時了解和享受國家的好政策,不僅幫助我們緩解了家里的經濟負擔,也讓孩子們都順利上了大學。”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與幫助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孩子們逐漸長大成才,如今更是一家出了三個本科生。現在孩子們陸續(xù)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家庭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馬賽力木一家監(jiān)測戶的帽子也被成功摘除。
徐維英關心地說:“你們家的幾個孩子都很優(yōu)秀,現在畢業(yè)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你們也要繼續(xù)上心啊,讓孩子把工作穩(wěn)定下來,F在政府針對高校畢業(yè)生有很多就業(yè)扶持政策,創(chuàng)業(yè)擔保貸款、一次性求職創(chuàng)業(yè)補貼等政策對孩子找工作是個好機會。”
“是啊,書記,我們現在也在督促孩子們好好考試、好好工作,我們做家長的,一直希望孩子們工作穩(wěn)定、生活踏實,我們兩口子除了在村里務農種地外,再繼續(xù)外出打工就業(yè),努力賺錢。”馬賽力木補充到,眼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徐維英和陳有明感受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鄉(xiāng)村發(fā)展的信心。他們也借機向村民宣傳著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把農業(yè)補貼、就業(yè)扶持、教育資助等政策宣講好,讓村民進一步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陳有明感慨地說:“國家的政策真是好啊,如今我們村路也修了,路燈亮了,籃球場也修好了,還有好項目、好政策照顧著我們老百姓。新的一年我們全村上下繼續(xù)邁開步子加油干,把我們的鄉(xiāng)村建設得更興旺、更宜居,基礎設施更完備,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記者手記:扎根基層聽民聲 宣講政策惠民生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下鄉(xiāng)活動啟動以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李二堡鎮(zhèn)山莊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政策宣講、發(fā)展產業(yè)、促進就業(yè)、社會穩(wěn)定的目標,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實際情況。
在跟隨他們的腳步走訪村民家中時,記者深切感受到干群間的密切聯系和深厚情感。在簡單日常的交談里,村干部了解著村民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生產情況,再將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惠農政策一一講解。
“大家的地都不要撂荒了啊,等天氣再暖和些把地都種好,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大家還能拿到耕地補貼。”
“現在政府針對農村勞動力就業(yè),不僅提供技能培訓,還有就業(yè)崗位推薦,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政策與基層群眾的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才能使政策更好地落地落實,才能讓群眾主動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當徐維英詳細講解農業(yè)補貼、就業(yè)扶持等政策時,村民們聽得認真。
從村民家中出來時,不知不覺到了正午,村巷里也漸漸熱鬧起來,不少村民和村干部親切地拉著家常。“徐書記,來家里吃飯!”簡單又熱情的邀請顯得格外溫暖,徐維英露出淺淺的笑,輕輕回話。
隨著活動持續(xù)深入推進,“一宣三促”的春風還將繼續(xù)吹過村莊的每個角落,為鄉(xiāng)村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強農惠農政策與基層群眾緊密相關,只有廣大干部聯系村民實際講好政策,結合村民種植、子女上學等日常實際,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講清政策,才能讓這些政策真正惠及民生。